先來給你講個故事
第一幕:A開了個裝修公司,明利潤30%,報價10萬,偷工減料0,后期增項0,【全程服務很好】
第二幕:B開了個裝修公司,明利潤20%,報價9萬,偷工減料0,后期增項0,【全程服務很好】,有人覺得A黑心,A降價
第三幕:C開了個裝修公司,明利潤10%,報價8萬,偷工減料5千,后期增項5千,【后期服務差】,有人覺得A和B黑心。A破產,B降價,日子基本靠挨。
第四幕:D、E、F一干開了若干個裝修公司,明利潤0%,報價7W,偷工減料1W,后期增項1W,【后期服務差】,有人覺得B黑心,B破產,C日子基本靠挨。
最終,A、B破產,C生意差、D、E、F發財?,F在市面上基本上找不到了【很靠譜】的裝修公司,也到處都是希望【價格能夠更加低一點】的業主。
再來給你講個道理
1、這個行業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問題,大部分房東一輩子也就裝修一次。
2、房東不懂裝修,讓裝修公司有了多大的惡性競爭空間,反正你不懂,又想便宜,那么我就滿足你,一家比一家低。導致價格誰高了,誰就沒生意的怪圈
3、房東不懂裝修,裝修里面門道又多,又都是現場活,所以讓偷工減料等惡意行為變得比較容易,變相的讓裝修公司的底價策略能夠繼續下去
4、裝修行業里面能力足夠的設計、施工人員資源短缺,也沒有特別多的公司能夠真正把裝修做好,那么只能來虛的吧
5、本來是偷工減料的價格戰橫行,又擠壓了本來想好好裝修的從業人員的生存空間
6、房東被手機等成品類市場養壞了,一味要求底價,不會去思考低價后面是否是合理的,包括現在的499、599全包的各種風投在搞的低價裝修,為了跑量和簽單,全是低檔裝修,要求高點的費錢的施工環節全省掉了。
7、大部分裝修公司的老板自我實現價值尚停留在賺錢多少的水平上,所以更趨向于哪種方式更來錢,哪種用戶談合同容易,自個兒更少花精力,就使用哪種方式來運營公司
以上引用自知乎以為網友評論,而市場正如這位網友所言,進入裝修行業就能賺一筆錢然后退出裝修行業,所以九江每隔幾天就有一家裝修公司倒閉,又有一家新的裝修公司成立。
我們更像故事中的B,那東成為什么能一直堅持下來呢?東成2001年成立以來,始終把誠信和質量放在第一位,靠業主之間的口碑相傳,才使得東成能立足九江17年。